【班門弄斧拼音(讀音)】:bān mén nòng fǔ
【班門弄斧近義詞】:布鼓雷門、貽笑大方 類似成語
【班門弄斧反義詞】:虛懷若谷、自知之明、知人之明
【班門弄斧成語用法】:偏正式;作謂語、定語、狀語、賓語;含貶義,表示能力不如人
班門弄斧的意思解釋、造句、出處典故、成語接龍
- 班門弄斧的意思解釋:
在魯班門前舞弄斧子。比喻在行家面前賣弄本領,不自量力。 >> 班門弄斧的故事
班:魯班,即公輸子,我國古代著名木匠。在魯班門前舞弄斧頭。比喻在行家面前賣弄本領。宋·歐陽修《歐陽文忠公集·與梅圣俞》:“昨在真定,有詩七八首,今錄去,班門弄斧,可笑可笑。”元·關漢卿《金錢池·楔子》:“兄弟對著哥哥,怎敢提筆?正是班門弄斧,徒遺笑耳。”
- 班門弄斧成語釋義:
【班門弄斧】bānménnòngfǔ(班):魯班,我國春秋時期魯國人,古代著名的巧匠。在魯班門前舞弄斧子。比喻在行家面前賣弄本領。常用于自謙。{例}我在各位老師傅面前談操作經驗,實在是不自量力。古今異義:古代用“班門弄斧”批評那種無知卻又好賣弄的人,而現今鼓勵人們大膽地表現自我,敢于顯露自己的本領,挑戰權威,有時會說“弄斧必須到班門”。
- 班門弄斧出處:
唐·柳宗元《王氏伯仲唱和詩序》:“操斧于班、郢之門,斯強顏耳。”宋·歐陽修《與梅圣俞書》:“昨在真定,有詩七八首,今錄去,班門弄斧,可笑可笑。”
- 班門弄斧典故:
魯班是戰國時代的魯國人。他是一個善于制作精巧器具的能手,人們叫他“巧人”,民間歷來把他奉為木匠的始祖。誰敢在魯班門前賣弄使用斧子的技術,也就是說,想在大行家面前顯示自己的本領,這種太不謙虛的可笑行為,就叫做“魯班門前弄大斧”,簡稱“班門弄斧”。這和俗語所說的“關公面前耍大刀”的意思差不多。
其實,“班門弄斧”這句成語早在唐朝就有它的雛形了。文學家柳宗元在一篇序文中就有這樣一句:“操斧于班郢之門,斯顏耳!”意思是說,在魯班和郢人(也是一個操斧能手)的門前表現用斧子的本事,臉皮也太厚了。
這句成語有時也用作自謙之詞,表示自己不敢在行家面前賣弄自己的小本領。
- 班門弄斧造句:
聞得亭亭姐姐學問淵博,妹子何敢班門弄斧,同他亂談。(清·李汝珍《鏡花緣》第五十二回)
- 班門弄斧成語形式:
- ABCD式的成語
- 班門弄斧成語繁體:
- 班門弄斧
- 班門弄斧成語正音:
- 弄,不能讀作“lònɡ”。
- 班門弄斧感情色彩:
- 貶義成語
- 班門弄斧成語結構:
- 偏正式成語
- 班門弄斧常用程度:
- 常用成語
- 班門弄斧類似成語:
【班門調斧】: 班:魯班,春秋時期魯國人,著名的木匠;調:耍弄。在魯班門前舞弄斧子。比喻在行家面前賣弄本領,不自量力
- 班門弄斧成語接龍:
班門弄斧→斧鉞之誅→誅暴討逆→逆來順受→受制于人→人來人往→往返徒勞→勞心焦思→思歸其雌→雌雄未決→決一死戰→戰不旋踵→踵決肘見→見死不救→救火投薪→薪桂米珠→珠槃玉敦→敦默寡言→言而有信→信步而行→行同狗彘→彘肩斗酒→酒池肉林→林棲谷隱→隱天蔽日→日久月深→深情故劍→劍膽琴心→心寒膽戰→戰戰兢兢→兢兢翼翼→翼翼飛鸞→鸞翔鳳翥→翥鳳翔鸞→鸞回鳳舞→舞文弄法→法脈準繩→繩一戒百→百戰無前→前街后巷→巷議街談→談玄說妙→妙算神機→機事不密→密密層層→層見迭出
班門弄斧成語相關問題
以上詳細介紹了班門弄斧成語是什么意思解釋、班門弄斧讀音拼音怎么寫,班門弄斧近義詞、班門弄斧反義詞、班門弄斧成語用法等等。
本文由華胄成語詞典網站發布,版權屬于原作者,轉載聯系作者并注明出處:http://www.www-90333.com/p/banmennongfu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