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半涂而罷拼音(讀音)】:bàn tú ér bà
【半涂而罷近義詞】:半途而廢 類似成語
【半涂而罷反義詞】:有始有終
【半涂而罷成語用法】:作謂語、狀語、定語;比喻做事有始無終
半涂而罷的意思解釋、造句、出處典故、成語接龍
- 半涂而罷的意思解釋:
半路上終止。比喻做事情有始無終。同“半涂而廢”。
- 半涂而罷成語釋義:
詞目半涂而罷發音bàntúérbà釋義半路上終止。比喻做事情有始無終。同“半涂而廢”。出處唐·韓愈《論淮西事宜狀》:“陛下持之不堅,半涂而罷,傷威損費,為弊必深?!庇梅ㄗ髦^語、狀語、定語;比喻做事有始無終。《論淮西事宜狀》是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的一篇名作,與另一篇有關淮西的文章《平淮西碑》一樣,都是寫駐馬店的?;次饕辉~是唐朝時期的地名,一般指今天淮河上游地區,包括安徽、湖北、長江北部和河南東南部分,其名稱來源于唐代劃分的淮南西道,因而簡稱淮西。而我們之所以把韓愈的《論淮西事宜狀》定義為指現在的駐馬店,是因為淮西的治所,即政府機關就在現在的汝南。在《論淮西事宜狀》這篇文章當中,韓愈上奏天子要說的事宜,就是要端掉叛軍頭領,龜縮在汝南與朝廷分庭抗禮的叛軍首領吳元濟?! №n愈作為當時唐朝的政府官員,是個主戰派。他在這篇文章中力主出兵剿滅叛軍,并苦口婆心地勸說皇帝:“皇帝啊!如果您不能堅持把平叛繼續下去,事情就這樣半途而廢,那最后的結果一定是損傷國威,浪費經費,危害深重?。 毕氡剡@篇奏折一定也起到了作用,皇上最終下定了決心。公元817年,唐王朝以一場堪稱中國軍事史上最經典的戰役之一“李愬雪夜入蔡州”平定了吳元濟。之后,皇帝命韓愈為此次平叛樹碑立傳,韓愈便寫了他生平最重要的一篇文章《平淮西碑》,為此次戰役做了總結,這個碑當時就立在汝南縣城北關。
- 半涂而罷出處:
唐·韓愈《論淮西事宜狀》:“陛下持之不堅,半涂而罷,傷威損費,為弊必深?!?/p>
- 半涂而罷典故:
- 半涂而罷造句:
無
- 半涂而罷成語形式:
- ABCD式的成語
- 半涂而罷成語繁體:
- 半涂而罷成語正音:
- 半涂而罷感情色彩:
- 貶義成語
- 半涂而罷成語結構:
- 偏正式成語
- 半涂而罷常用程度:
- 半涂而罷類似成語:
【半涂而廢】: 半路上終止。比喻做事情有始無終。
【半途而廢】: 廢:停止。指做事不能堅持到底,中途停頓,有始無終。
- 半涂而罷成語接龍:
半涂而罷→罷黜百家→家徒壁立→立馬萬言→言清行濁→濁質凡姿→姿意妄為→為善最樂→樂極則悲→悲愁垂涕→涕淚交流→流落風塵→塵羹涂飯→飯蔬飲水→水土不服→服低做小→小家子氣→氣喘吁吁→吁地呼天→天上麒麟→麟趾呈祥→祥云瑞氣→氣消膽奪→奪眶而出→出奇取勝→勝任愉快→快步流星→星羅棋布→布帛菽粟→粟陳貫朽→朽株枯木→木公金母→母難之日→日理萬機→機杼一家→家反宅亂→亂世兇年→年富力強→強嘴硬牙→牙牙學語→語近詞冗→冗詞贅句→句櫛字比→比物此志→志同道合→合而為一
半涂而罷成語相關問題
以上詳細介紹了半涂而罷成語是什么意思解釋、半涂而罷讀音拼音怎么寫,半涂而罷近義詞、半涂而罷反義詞、半涂而罷成語用法等等。
本文由華胄成語詞典網站發布,版權屬于原作者,轉載聯系作者并注明出處:http://www.www-90333.com/p/bantuerba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