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不拔之志拼音(讀音)】:bù bá zhī zhì
【不拔之志近義詞】:無 類似成語
【不拔之志反義詞】:無
【不拔之志成語用法】:無
不拔之志的意思解釋、造句、出處典故、成語接龍
- 不拔之志的意思解釋:
比喻意志堅決,不可動搖。
- 不拔之志成語釋義:
比喻意志堅決,不可動搖。出于《南史·沈約傳》:“執不拔之志,高臥東南”。古時候能夠懷揣著壯志雄心膽成就功名事業的人,他們不僅具有超群出眾的才能,加之堅忍不拔的意志。大禹治水,從鯀治水的失敗,而他治水其間十余載,三過家門而不入,這些從未讓他退縮,也未曾改變他治水的決心。最后他從失敗中汲取教訓,改變了治水的思想,以“治水須順水性,水性就下,導之入海“。高處就鑿通,低處就疏導。”改“堵”為“疏”——疏通河道,拓寬峽口;期間艱苦卓,也有堤壩潰決和洪水橫沖直闖的可怕災難,但他仍然毫不動搖,堅持劈山不止,最后成功治水,完成了治水的大業;他的勞苦功高為后人歌頌;“三過家門而不入”舍小家為大家的精神廣為流傳,成為歷史的佳話。
- 不拔之志出處:
- 不拔之志典故:
- 不拔之志造句:
- 1、古之成大事者,不惟有超世之才,亦有堅忍不拔之志。
- 2、古之成大事者,唯有超世之才,有堅忍不拔之志。
- 3、古之立大事者,不惟有超世之才,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。昔禹之治水,鑿龍門,決大河而放之海。方其功之未成也,蓋亦有潰冒沖突可畏之患;惟能前知其當然,事至不懼,而徐為之圖,是以得至于成功。
- 4、古人講君子必有堅韌不拔之志,才有堅韌不拔之力。人的毅力的彈性,就像橡皮筋能抻很長。
- 5、修仙,在毅力而不在奇遇;成仙,在造化而不在師承;馭仙,非堅韌不拔之志,非寧靜致遠之德,非澄骨澈肉之能而不可行。
- 6、古之成大事者,不惟有超世之才,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。
- 7、古之成大事者,不惟有超世之才,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。
- 8、古之立大事者,不唯有超世之才,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。
- 9、古之立大事者,不惟有超世之才,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。
- 10、古之立大事者,不惟有超世之才,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。
- 11、古今成大事者,未有經世之才,必有堅韌不拔之志!
- 12、自古成大事者,非有經天緯地之才,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。
- 13、古今之成大事業者,非惟有超世之才,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。
- 14、古之成大事者,不唯有超世之才,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也。
- 15、古之成大事者,不唯有超世之才,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。
- 16、古之立年夜事者,不唯有超世之才,亦必有堅固不拔之志。
- 17、古人立大事者,不惟有超世之才,亦必有望忍不拔之志。
- 18、古之女性,不惟有超世之才,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。
- 19、古之立大志者,不惟有超世之才,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。
- 20、古之成大事者,不惟有超士之才,亦有堅忍不拔之志。
- 21、古之成大事者,不惟有超世之才,亦有堅韌不拔之志。
- 22、古之成大事者,不惟有超世之才,必有堅忍不拔之志。
- 23、含淚播種的人一定能含笑收獲。古之立大事者,不惟有超世之才,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。
- 24、古之成大事者,不惟有超世之才,亦須有堅忍不拔之志。
- 25、古之立大志者,不惟有超世之才,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。
- 26、成大事者,未必有曠世之才,卻必有堅韌不拔之志”,用這話先來概括王本君十分合適。
- 不拔之志成語形式:
- ABCD式的成語
- 不拔之志成語繁體:
- 不拔之志成語正音:
- 不拔之志感情色彩:
- 中性成語
- 不拔之志成語結構:
- 偏正式成語
- 不拔之志常用程度:
- 一般成語
- 不拔之志類似成語:
【不以辭害志】: 辭:文辭;志:作品的思想內容。原意是不因為只顧文辭而損害了對內容的理解。后也指寫文章不要只追求修辭而忽略文章的立意。
【不刊之論】: 刊:削除,古代把字寫在竹簡上,有錯誤就削去。指正確的、不可修改的言論。
【不及之法】: 指不適用的法規。
【不急之務】: 急:急迫,要緊;務:事情。無關緊要的或不急于做的事情。
【不惑之年】: 不惑:遇到事情能明辨不疑。以此作為40歲的代稱。
【不拔一毛】: 比喻非常吝嗇。同“一毛不拔”。
- 不拔之志成語接龍:
不拔之志→志同道合→合眼摸象→象齒焚身→身不由主→主情造意→意氣洋洋→洋為中用→用寒遠寒→寒心酸鼻→鼻堊揮斤→斤斤計較→較長絜短→短兵接戰→戰戰業業→業業兢兢→兢兢干干→干浄利索→索隱行怪→怪誕不經→經文緯武→武不善作→作古正經→經濟之才→才華蓋世→世道人情→情投誼合→合從連衡→衡石程書→書不盡言→言外之意→意望已過→過化存神→神來之筆→筆下超生→生動活潑→潑婦罵街→街頭巷尾→尾生之信→信賞必罰→罰一勸百→百年偕老→老王賣瓜→瓜分豆剖→剖決如流→流年不利
不拔之志成語相關問題
以上詳細介紹了不拔之志成語是什么意思解釋、不拔之志讀音拼音怎么寫,不拔之志近義詞、不拔之志反義詞、不拔之志成語用法等等。
本文由華胄成語詞典網站發布,版權屬于原作者,轉載聯系作者并注明出處:http://www.www-90333.com/p/bubazhizhi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