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不辨菽麥拼音(讀音)】:bù biàn shū mài
【不辨菽麥近義詞】:愚昧無知、目不識丁 類似成語
【不辨菽麥反義詞】:博學多才、學富五車
【不辨菽麥成語用法】:作謂語、定語、賓語;比喻脫離實際
不辨菽麥的意思解釋、造句、出處典故、成語接龍
- 不辨菽麥的意思解釋:
菽:豆子。分不清哪是豆子,哪是麥子。形容愚笨無知。后形容缺乏實際生產知識。 >> 不辨菽麥的故事
菽:豆類。分不清豆子和麥子。形容愚昧無知,或指缺乏實際生產知識?!蹲髠鳌こ晒四辍罚骸爸茏佑行侄鵁o慧,不能辨菽麥,故不可立?!泵鳌ざ箯垺洞稻凹に渍Z有所祖》:“不知P董者,豈不辨菽麥意乎?”亦作“未辨菽麥”、“菽麥不分”。
- 不辨菽麥成語釋義:
不辨菽麥(亦作“不辯菽麥”),形容愚笨無知。后形容缺乏實際生產知識。出處先秦·左丘明《左傳·成公十八年》
- 不辨菽麥出處:
《左傳·成公十八年》:“周子有兄而無慧,不能辨菽麥,故不可立。”
- 不辨菽麥典故:
公元573年周歷正月初五,晉國的欒書、中行偃派程滑殺死了晉厲公,葬在翼地的東門外邊。隨后,士魴等人在京師迎按年僅14歲的周子為國君。當時,晉國的一些貴族為了自己把持朝政,很愿意事奉這位14歲的小國君,并且夸周子如何能干,如何聰明。周子有個哥哥,本應立為國君,但晉貴族們說:周子的哥哥是個白癡,連什么是豆子,什么是麥子都分不清,不能立為國君。
別看這位周子才14歲,還真有些小才能。一即位,他就對大夫們說:“我開始的愿望并沒有到這個地步,現在雖然到了,這全是上天的意志。人們要求有國君,是為了讓他發布命令。立了以后不聽他的號令,那立他干什么?你們幾位用得著我才立我為君,恭敬而聽從國君,這是神靈所保佑的?!贝蠓騻兟犃?,回答說:“這正是下臣們的愿望,豈敢不唯命是聽!”
- 不辨菽麥造句:
世間也盡有不辨菽麥的人。(郭沫若《銀杏》)
- 不辨菽麥成語形式:
- ABCD式的成語
- 不辨菽麥成語繁體:
- 不辨菽麥
- 不辨菽麥成語正音:
- 菽,不能讀作“jiāo”。
- 不辨菽麥感情色彩:
- 中性成語
- 不辨菽麥成語結構:
- 動賓式成語
- 不辨菽麥常用程度:
- 常用成語
- 不辨菽麥類似成語:
【不辨真偽】: 辨:分辨。偽:虛假。無法辨別真的和假的。
【不辨菽粟】: 分不清哪是豆子,哪是小米。形容愚笨無知。后形容缺乏實際生產知識。
【不辨龍蛇】: 辨:辨別,明察。是龍是蛇不加分辨。形容不分優劣,不識好壞
【不辯菽麥】: 分不清哪是豆子,哪是麥子。形容愚笨無知。后形容缺乏實際生產知識。
【智昏菽麥】: 指智力不能辨認豆麥。形容無知。
- 不辨菽麥成語接龍:
不辨菽麥→麥丘之祝→祝發文身→身家性命→命蹇時乖→乖僻邪謬→謬采虛聲→聲動梁塵→塵羹涂飯→飯牛屠狗→狗盜雞啼→啼笑皆非→非分之想→想望豐采→采蘭贈藥→藥店飛龍→龍蛇飛動→動心駭目→目注心凝→凝矚不轉→轉喉觸諱→諱兵畏刑→刑余之人→人亡政息→息息相通→通古達變→變化如神→神意自若→若存若亡→亡國大夫→夫榮妻貴→貴陰賤璧→璧合珠連→連更曉夜→夜光之璧→璧坐璣馳→馳名天下→下筆如神→神領意得→得薄能鮮→鮮蹦活跳→跳梁小丑→丑聲遠播→播穅瞇目→目使頤令→令人齒冷
不辨菽麥成語相關問題
以上詳細介紹了不辨菽麥成語是什么意思解釋、不辨菽麥讀音拼音怎么寫,不辨菽麥近義詞、不辨菽麥反義詞、不辨菽麥成語用法等等。
本文由華胄成語詞典網站發布,版權屬于原作者,轉載聯系作者并注明出處:http://www.www-90333.com/p/bubianshumai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