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殘山剩水拼音(讀音)】:cán shān shèng shuǐ
【殘山剩水近義詞】:剩水殘山 類似成語
【殘山剩水反義詞】:大好河山
【殘山剩水成語用法】:聯合式;作賓語;形容淪陷的國土
殘山剩水的意思解釋、造句、出處典故、成語接龍
- 殘山剩水的意思解釋:
指國家領土大都淪陷后殘余的部分。也比喻未被消除而剩下來的事物。
①原指園林里人工開鑿的池塘和壘成的假山,也指呈現殘破凋零氣象的山水景物。唐·杜甫《陪鄭廣文游何將軍山林》:“剩水滄江破,殘山碣石開。”宋·范成大《吳船錄》上:“殘山剩水聞見錯出,萬景之名,真不濫吹。”②表示國土分裂,山河破碎。明·王a《題趙仲穆畫》:“南朝無限傷心事,都在殘山剩水中。”明·孟稱舜《鄭節度殘唐再創·尾聲》:“俺不待登麟閣、上云臺,自把形容畫,則待拾殘山、收剩水,重安百姓家。”清·黃宗羲《陳定生先生墓志銘》:“國亡之后,殘山剩水,無不戚戚可念。”③比喻事物殘缺不全。魯迅《且介亭雜文二集·后記》:“我以為審查官有時審得古里古怪,總要在稿子上打幾條紅杠子……他們雖然一定要把我的‘契訶夫選集’做成‘殘山剩水’,我也還是諒解的。”④比喻前人詩文發揮未盡的意境。清·吳喬《圍爐詩話》第五卷:“山谷(黃庭堅)專意出奇,已得成家,終是唐人之殘山剩水。”
- 殘山剩水成語釋義:
- 殘山剩水出處:
唐·杜甫《陪鄭廣文游何將軍山林》詩:“剩水滄江破,殘山碣石開。”
- 殘山剩水典故:
- 殘山剩水造句:
然而南宋的小朝廷卻仍舊在殘山剩水間的黎民施威,在殘山剩水間行樂。(魯迅《且介亭雜文二集·田軍作〈八月的鄉村〉序》)
- 殘山剩水成語形式:
- ABCD式的成語
- 殘山剩水成語繁體:
- 殘山剩水
- 殘山剩水成語正音:
- 殘山剩水感情色彩:
- 中性成語
- 殘山剩水成語結構:
- 聯合式成語
- 殘山剩水常用程度:
- 常用成語
- 殘山剩水類似成語:
【樂山樂水】: 樂:喜愛,愛好。有人喜愛山,有人喜愛水。比喻各人的愛好不同。
【樂山愛水】: 愛好山水風光。
【依山傍水】: 指地理位置靠近山嶺和水流。
【出山泉水】: 出山:比喻出仕。舊指做了官的人,就不象未做官時那樣清白了。
【剩山殘水】: 殘破的山河。多形容亡國后的或經過變亂后的土地景物。也比喻未被消除而剩下來的事物。
【千山萬水】: 萬道河,千重山。形容路途艱難遙遠。
- 殘山剩水成語接龍:
殘山剩水成語相關問題
以上詳細介紹了殘山剩水成語是什么意思解釋、殘山剩水讀音拼音怎么寫,殘山剩水近義詞、殘山剩水反義詞、殘山剩水成語用法等等。
本文由華胄成語詞典網站發布,版權屬于原作者,轉載聯系作者并注明出處:http://www.www-90333.com/p/canshanshengshui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