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獨出心裁拼音(讀音)】:dú chū xī cái
【獨出心裁近義詞】:別出心裁、獨具匠心、別出機杼、別開生面、標新立異、匠心獨運、獨辟蹊徑、自出心裁 類似成語
【獨出心裁反義詞】:千篇一律、人云亦云、亦步亦趨、如出一轍、鸚鵡學舌、蹈常襲故、依樣葫蘆
【獨出心裁成語用法】:動賓式;作謂語、定語、狀語;含褒義
獨出心裁的意思解釋、造句、出處典故、成語接龍
- 獨出心裁的意思解釋:
原指詩文的構思有獨到的地方。后泛指想出的辦法與眾不同。
心裁:原作“新裁”,指新穎的樣式、風格。后多作“心裁”,指內心的設計、籌作。原形容構思、設計獨創一格,與眾不同。后泛指想出的辦法與眾不同。金·蕭貢《米元章大字卷》:“追摹古人得高趣,別出新意成一家。”明·袁無涯《忠義水滸全書發凡》:“今別出新裁,不依舊樣,或特標于目外,或迭采于回中,但拔其尤,不以多為貴也。”清·李汝珍《鏡花緣》第十八回:“多九公道:‘到了魏時,王弼注釋《周易》,撇了象占舊解,獨出心裁,暢言義理,于是天下后世,凡言《易》者,莫不宗之,諸書皆廢。’”清·林則徐《請定鄉試同考官校閱章程并預防士子剿襲諸弊折》:“文名愈著之士,攬作愈多,則眾人爭托其名以售,文藝大半脫胎錄舊,并非獨出心裁。”清·袁枚《小倉山房尺牘·覆家實堂》:“去冬在杭州,見朱石君侍郎,蒙其推云:‘古文有十弊,惟隨園能掃而空之……謹守八家空套,不自出心裁,五弊也。’”清·趙翼《甌北詩鈔·題馮星石鴻臚夢蘇草堂圖》:“君也讀書多,一覽見疵/,遂獨出手眼,訂訛辨同異。”亦作“別出新意”,“自出心裁”,“獨出手眼”。
- 獨出心裁成語釋義:
獨出:突出、特出;裁:安排取舍。原來指詩文的構思有獨特之處。后泛指想出的辦法或做工與眾不同。獨出心裁,多指科學精神。還指想出了與眾不同的、獨特的方法。
- 獨出心裁出處:
明·李贄《水滸全書發凡》:“今別出心裁,不依舊樣,或特標于目外,或疊采于回中。”
- 獨出心裁典故:
- 獨出心裁造句:
王弼注釋《周易》,撇了象占舊解,獨出心裁,暢言義理,于是天下后世,凡言《易》言,莫不宗之。(清·李汝珍《鏡花緣》第十八回)
- 獨出心裁成語形式:
- ABCD式的成語
- 獨出心裁成語繁體:
- 獨出心裁
- 獨出心裁成語正音:
- 裁,不能讀作“cǎi”。
- 獨出心裁感情色彩:
- 褒義成語
- 獨出心裁成語結構:
- 動賓式成語
- 獨出心裁常用程度:
- 常用成語
- 獨出心裁類似成語:
【別出心裁】: 別:另外;心裁:心中的設計、籌劃。另有一種構思或設計。指想出的辦法與眾不同。
【別出心裁】: 別:另外;心裁:心中的設計、籌劃。另有一種構思或設計。指想出的辦法與眾不同。
【別出新裁】: 指獨創一格,與眾不同。
【獨出一時】: 超群出眾,一代無二
【獨出己見】: 見:見解、主張。與別人不同地提出自己的見解和主張。
【獨出新裁】: 猶獨出心裁。指想出的辦法與眾不同。
- 獨出心裁成語接龍:
獨出心裁→裁月鏤云→云屯森立→立人達人→人中獅子→子孝父慈→慈眉善眼→眼光如豆→豆剖瓜分→分進合擊→擊缽催詩→詩朋酒友→友風子雨→雨過天青→青藜學士→士農工商→商彝夏鼎→鼎鑊如飴→飴含抱孫→孫康映雪→雪兆豐年→年富力強→強作解人→人人皆知→知人之鑒→鑒機識變→變危為安→安內攘外→外合里應→應對如響→響徹云際→際會風云→云泥之別→別出心裁→裁紅點翠→翠繞珠圍→圍城打援→援鱉失龜→龜鶴遐壽→壽終正寢→寢丘之志→志盈心滿→滿打滿算→算無遺策→策駑礪鈍→鈍學累功
獨出心裁成語相關問題
以上詳細介紹了獨出心裁成語是什么意思解釋、獨出心裁讀音拼音怎么寫,獨出心裁近義詞、獨出心裁反義詞、獨出心裁成語用法等等。
本文由華胄成語詞典網站發布,版權屬于原作者,轉載聯系作者并注明出處:http://www.www-90333.com/p/duchuxicai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