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獨善其身拼音(讀音)】:dú shàn qí shēn
【獨善其身近義詞】:自得其樂、潔身自好、逍遙自得、自私自利、明哲保身 類似成語
【獨善其身反義詞】:助人為樂、舍己為人、急公好義、見義勇為
【獨善其身成語用法】:作謂語、定語、狀語;指個人修養
獨善其身的意思解釋、造句、出處典故、成語接龍
- 獨善其身的意思解釋:
獨:唯獨;善:好,維護。原意是做不上官就修養好自身。現指只顧自己,不管別人。 >> 獨善其身的故事
獨:唯獨,單獨。善:完善,好,維護。原指做不上官,處于窮困境地,也要搞好自我修養,自我完善。現多指只顧自己好,不管他人。《孟子·盡心上》:“古之人,得志,澤加于民;不得志,修身見于世。窮則獨善其身,達則兼善天下。”《后漢書·丁鴻傳》:“君子立言,非茍顯其理,將以啟天下之方悟者。立行,非獨善其身,將以訓天下之方動者。”晉·夏侯湛《抵疑》:“居位者以善身為靜,以寡交為慎……方將保重嗇神,獨善其身。”唐·白居易《新制布裘》:“丈夫貴兼濟,豈獨善一身?”金·元好問《通真子墓碣銘》:“吾欲力紹絕業,鋟木宣布有可成之資,第未有任其責者耳,獨善一身曷若與天下共之。”郭沫若《星空·孤竹君之二子》:“我要這高天厚地之中發誓宣明:我只能離群索居,獨善吾身。”亦作“獨善一身”,“獨善吾身”。
- 獨善其身成語釋義:
- 獨善其身出處:
《孟子·盡心上》:“窮則獨善其身,達則兼善天下。”
- 獨善其身典故:
- 獨善其身造句:
獨善其身盡日安,何須千古名不朽。(明·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三十七回)
- 獨善其身成語形式:
- ABCD式的成語
- 獨善其身成語繁體:
- 獨善其身
- 獨善其身成語正音:
- 其,不能讀作“qī”。
- 獨善其身感情色彩:
- 中性成語
- 獨善其身成語結構:
- 動賓式成語
- 獨善其身常用程度:
- 常用成語
- 獨善其身類似成語:
【人百其身】: 百其身:自身死一百次。別人愿意死一百次來換取死者的復生。表示對死者極沉痛的悼念。
【即以其人之道,還治其人之身】: 就用那個人對付別人的辦法返回來對付那個人自己。
【反治其身】: 治:整治;身:身體;其身:自身。反而整治自身。指自己反被自己整治的別人的方法所治服。
【獨善一身】: 指只顧自己,不管別人。同“獨善其身”。
【獨善吾身】: 指只顧自己,不管別人。同“獨善其身”。
【獨擅其美】: 獨:獨自;擅:據有。單獨占據美名或美好的事物
- 獨善其身成語接龍:
獨善其身成語相關問題
以上詳細介紹了獨善其身成語是什么意思解釋、獨善其身讀音拼音怎么寫,獨善其身近義詞、獨善其身反義詞、獨善其身成語用法等等。
本文由華胄成語詞典網站發布,版權屬于原作者,轉載聯系作者并注明出處:http://www.www-90333.com/p/dushanqishen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