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饑寒交迫拼音(讀音)】:jī hán jiāo pò
【饑寒交迫近義詞】:啼饑號寒、饑寒交切 類似成語
【饑寒交迫反義詞】:豐衣足食
【饑寒交迫成語用法】:作謂語、定語、賓語;形容生活極端貧困
饑寒交迫的意思解釋、造句、出處典故、成語接龍
- 饑寒交迫的意思解釋:
交:一起,同時。衣食無著,又餓又冷。形容生活極端貧困。 >> 饑寒交迫的故事
交迫:同時逼來。饑餓、寒冷一起襲來。形容無吃無穿,生活極度貧困窘迫。晉·陶潛《勸農》:“宴安自逸,歲暮奚冀?擔石不儲,饑寒交至。”宋·王讜《唐語林·政事上》:“上謂曰:‘汝何為作賊?’對曰:‘饑寒交切,所以為盜。’”清·李中孚《二曲集·一八·與董郡伯》:“今茲關中之荒,近世罕見……隆冬及春,饑寒交迫,生機窮絕。”亦作“饑寒交切”、“饑寒交至”、“饑寒交湊”。
- 饑寒交迫成語釋義:
饑寒交迫,成語,意思是衣食無著,又餓又冷。形容生活極端貧困。來源于晉·陶潛《勸農》:“宴安自逸,歲暮奚冀?擔石不儲,饑寒交至。”宋·王讜《唐語林》卷一:“上謂曰:‘汝何為作賊?’對曰:‘饑寒交迫,所以為盜。’”
- 饑寒交迫出處:
晉·陶潛《勸農》:“宴安自逸,歲暮奚冀?擔石不儲,饑寒交至。”宋·王讜《唐語林》卷一:“上謂曰:‘汝何為作賊?’對曰:‘饑寒交迫,所以為盜。’”
- 饑寒交迫典故:
隋末唐初,由于多年戰亂,天下盜賊很多。唐高祖李淵有一次審問犯人:“你為什么要做賊?”犯人說:“饑寒交迫,沒辦法只好做賊”。李淵嘆息說:“我作為你們的國君,讓你們貧窮,這是我的罪過啊。”就把那人放了。唐太宗和大臣們議論防盜的事。有人建議用嚴刑來禁止。太宗說:“老百姓所以做盜賊,是因為勞役賦稅繁重、官吏貪婪盤剝,使得老百姓無法活下去,因此顧不得廉恥了。我們應當去掉奢侈浪費、減輕勞役和賦稅、選拔清廉的官吏,使老百姓衣食有余,這樣他們自然就不會去做盜賊了。哪里用得著重刑呀?”,經過幾年的治理,天下太平,東西掉在路上沒有人撿,晚上大門用不著關,商人在野外露宿。杜甫寫道:“九州道路無豹虎,遠行不勞吉日出。”(普天之下的道路上,都沒有攔路搶劫的強盜;那些出遠門的人,也用不著求神問卜,選個“出門大吉”的好日子)。
- 饑寒交迫造句:
起來,饑寒交迫的奴隸!起來,全世界受苦的人!
- 饑寒交迫成語形式:
- ABCD式的成語
- 饑寒交迫成語繁體:
- 饑寒交迫
- 饑寒交迫成語正音:
- 迫,不能讀作“pǎi”。
- 饑寒交迫感情色彩:
- 中性成語
- 饑寒交迫成語結構:
- 主謂式成語
- 饑寒交迫常用程度:
- 常用成語
- 饑寒交迫類似成語:
【貧病交迫】: 貧窮和疾病一起壓在身上。
【饑凍交切】: 饑餓與寒冷一齊逼來。形容無衣無食,生活極其貧困。
【饑寒交湊】: 衣食無著,又餓又冷。形容生活極端貧困。同“饑寒交迫”。
【饑寒交切】: 饑餓與寒冷一齊逼來。形容無衣無食,生活極其貧困。
【饑寒交至】: 衣食無著,又餓又冷。形容生活極端貧困。同“饑寒交迫”。
【饑渴交攻】: 饑渴同時襲來。形容饑渴交加。亦作“餓虎饑鷹”。
- 饑寒交迫成語接龍:
饑寒交迫→迫不及待→待賈而沽→沽名干譽→譽不絕口→口說無憑→憑虛公子→子為父隱→隱隱約約→約法三章→章甫薦履→履險如夷→夷齊讓國→國之干城→城狐社鼠→鼠目麞頭→頭破血淋→淋漓盡致→致之度外→外合里差→差強人意→意氣用事→事在必行→行險徼幸→幸災樂禍→禍不旋踵→踵決肘見→見噎廢食→食不兼肉→肉跳心驚→驚弦之鳥→鳥哭猿啼→啼饑號寒→寒氣襲人→人急計生→生眾食寡→寡信輕諾→諾諾連聲→聲如洪鐘→鐘鼎人家→家無擔石→石心木腸→腸肥腦滿→滿腔熱枕→枕戈泣血→血口噴人
饑寒交迫成語相關問題
以上詳細介紹了饑寒交迫成語是什么意思解釋、饑寒交迫讀音拼音怎么寫,饑寒交迫近義詞、饑寒交迫反義詞、饑寒交迫成語用法等等。
本文由華胄成語詞典網站發布,版權屬于原作者,轉載聯系作者并注明出處:http://www.www-90333.com/p/jihanjiaopo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