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糟糠之妻拼音(讀音)】:zāo kāng zhī qī
【糟糠之妻近義詞】:糟糠之妻不下堂 類似成語
【糟糠之妻反義詞】:遭逢不偶、遭遇不偶
【糟糠之妻成語用法】:作主語、賓語;指患難發妻
糟糠之妻的意思解釋、造句、出處典故、成語接龍
- 糟糠之妻的意思解釋:
糟糠:窮人用來充饑的酒渣、米糠等粗劣食物。借指共過患難的妻子。 >> 糟糠之妻的故事
糟糠:酒糟和米糠等粗劣之物。貧困時一起食糟糠的妻子。比喻曾共患難的妻子。《后漢書·宋弘傳》:“時帝姊湖陽公主新寡,帝與共論朝臣,微觀其意。主曰‘宋公威容德器,群臣莫及’。帝曰:‘方且圖之。’后弘被引見,帝令主坐屏風后,因謂弘曰:‘諺言貴易交,富易妻,人情乎?’弘曰:‘臣聞貧賤之知不可忘,糟糠之妻不下堂。’帝顧謂主曰:‘事不諧矣。’宋·孫光憲《北夢瑣言· 羅袞不就川辟》:“近代李頻、黃匪躬,皆嶺表人,頻即遺其糟糠,別婚士族;黃即三十年不返鄉里,于時妻母俱在,又何心乎?”明·郭勛《英烈傳》第六十五回:“且使垂白之母,糟糠之妻,天各一方。”
- 糟糠之妻成語釋義:
喻指共過患難的妻子。糟糠:窮人用來充饑的酒渣、米糠等粗劣食物。《后漢書·宋弘傳》:“(光武帝)謂弘曰:‘諺言貴易交,富易妻,人情乎?’弘曰:‘臣聞貧賤之交不可忘,糟糠之妻不下堂。’”清·蒲松齡《聊齋志異·八大王》:“生辭曰:‘~不下堂,寧死不敢承命。王如聽臣自贖,傾家可也。’”
- 糟糠之妻出處:
《后漢書·宋弘傳》:“(光武帝)謂弘曰:‘諺言貴易交,富易妻,人情乎?’弘曰:‘臣聞貧賤之知不可忘,糟糠之妻不下堂。’”
- 糟糠之妻典故:
漢代曾發生過王莽(實為王郎)趕劉秀的故事。當時,劉秀力量薄弱,被王郎一路追殺,由北向南日夜奔逃。戰斗中,劉秀手下有個叫宋弘的大將不幸負傷。當逃到饒陽境內時,宋弘實在走不動了,而后面追兵又緊,怎么辦呢?劉秀沒辦法,只好將宋弘托咐給鄭莊一戶姓鄭的人家養傷。
姓鄭的這戶人家很同情劉秀,而且非常善良,待宋弘親如家人,端茶送水,好吃好喝,很是周到。特別是鄭家女兒,長得雖不很漂亮,但為人正派,聰明大方,待宋弘像親兄弟,煎湯熬藥,問寒問暖,關情備至。宋弘非常感動。日子一長,兩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。宋弘傷好后,兩人便結為夫妻。后來宋弘跟隨劉秀南征北戰,屢立戰功,終于幫劉秀得了天下。
劉秀當了皇帝后,萬事如意,只有一件事使他放心不下:劉秀有個姐姐,早年喪夫,整日悶悶不樂。劉秀多次派人給她提親,說一個又一個,姐姐就是不滿意。后來,劉秀得知:姐姐看上了宋弘。他想,我是皇帝,這點事還不好辦?再說,宋弘的妻子鄭氏年齡大且不說,那模樣和姐姐一比就差多了,便派人向宋弘提親。誰知宋弘聽后卻說:“糟糠之妻不下堂。“來人將宋弘的話向劉秀稟報后,劉秀深為宋弘的為人所感動,不僅沒有責怪他,反而對他更加看重。從此,“糟糠之妻不下堂”的故事便不逕而走。
- 糟糠之妻造句:
生辭曰:‘糟糠之妻不下堂,寧死不敢承命。王如聽臣自贖,傾家可也。’★清·蒲松齡《聊齋志異·八大王》
- 糟糠之妻成語形式:
- ABCD式的成語
- 糟糠之妻成語繁體:
- 糟穅之妻
- 糟糠之妻成語正音:
- 糟糠之妻感情色彩:
- 中性成語
- 糟糠之妻成語結構:
- 偏正式成語
- 糟糠之妻常用程度:
- 常用成語
- 糟糠之妻類似成語:
【糟糠不厭】: 糟糠:酒糟和米糠;厭:飽。連糟糠這樣粗劣的糧食也吃不飽,形容生活十分貧困
【糟糠之婦】: 糟糠:窮人用來充饑的酒渣、米糠等粗劣食物。指共過患難的妻子
【糟糠之妻不下堂】: 糟糠:用以充饑的酒糟糠皮等粗劣的食物;堂:正房。不要遺棄共過患難的妻子。
- 糟糠之妻成語接龍:
糟糠之妻→妻離子散→散傷丑害→害人不淺→淺斟低唱→唱對臺戲→戲彩娛親→親密無間→間不容息→息事寧人→人滿為患→患難夫妻→妻兒老少→少安毋躁→躁人之死→死而不朽→朽木死灰→灰頭土臉→臉紅耳熱→熱心快腸→腸肥腦滿→滿腔熱枕→枕戈汗馬→馬龍車水→水底納瓜→瓜熟蒂落→落花時節→節威反文→文山會海→海涵地負→負恩昧良→良時美景→景升豚犬→犬牙交錯→錯節盤根→根深蒂結→結不解緣→緣慳一面→面折庭爭→爭風吃醋→醋海翻波→波屬云委→委曲成全→全受全歸→歸十歸一→一悲一喜
糟糠之妻成語相關問題
以上詳細介紹了糟糠之妻成語是什么意思解釋、糟糠之妻讀音拼音怎么寫,糟糠之妻近義詞、糟糠之妻反義詞、糟糠之妻成語用法等等。
本文由華胄成語詞典網站發布,版權屬于原作者,轉載聯系作者并注明出處:http://www.www-90333.com/p/zaokangzhiqi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