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咫尺千里拼音(讀音)】:zhǐ chǐ qiān lǐ
【咫尺千里近義詞】:咫尺萬里 類似成語
【咫尺千里反義詞】:卑躬屈膝、奴顏婢膝、妄自菲薄
【咫尺千里成語用法】:緊縮式;作主語、謂語、賓語;形容事物內容豐富
咫尺千里的意思解釋、造句、出處典故、成語接龍
- 咫尺千里的意思解釋:
比喻距離雖近,但很難相見,象是遠在天邊一樣。
咫尺:古代稱八寸為咫,比喻很近。①形容在很小的圖畫篇幅內展現出遼闊的景象。《南史·蕭賁傳》:“(賁)幼好學,有文才,能書善畫,于扇上圖山水,咫尺之內,便覺萬里為遙。”唐·釋彥]《后畫錄·展子虔》:“觸物為情,備該絕妙。尤善樓閣,人馬亦長。遠近山川,咫尺千里。”《宣和畫譜·展子虔》:“寫江山遠近之勢尤工,故咫尺有千里之趣。”亦作“咫尺萬里”。②相距雖然很近,卻像相隔千里一樣,很難相見。唐·魚玄機《隔漢江寄子安詩》:“煙里歌聲隱隱,渡頭月色沉沉,含情咫尺千里,況聽家家遠砧。”宋·蘇軾《蘇東坡集·穎州初別子由二首》:“咫尺不相見,實與千里同。人生無離別,誰知恩愛重。”宋·楊冠卿《客亭類稿·美人隔秋水詩》:“美人娟娟隔秋水,寂寞江天云霧里;中間消息兩茫然,咫尺應須論萬里。”亦作“咫尺萬里”。
- 咫尺千里成語釋義:
- 咫尺千里出處:
《南史·蕭賁傳》:“能書善畫,于扇上圖山水,咫尺之內,便覺萬里為遙。”
- 咫尺千里典故:
- 咫尺千里造句:
宋·蘇軾《何公橋》:“維水之害,咫尺千里。”
- 咫尺千里成語形式:
- ABCD式的成語
- 咫尺千里成語繁體:
- 咫尺千裏
- 咫尺千里成語正音:
- 咫尺千里感情色彩:
- 中性成語
- 咫尺千里成語結構:
- 緊縮式成語
- 咫尺千里常用程度:
- 常用成語
- 咫尺千里類似成語:
【一舉千里】: 一飛就是一千里。比喻前程遠大。
【一日千里】: 原形容馬跑得很快。后比喻進展極快。
【一毫千里】: 指差錯雖微,造成的危害甚大。
【一瀉千里】: 瀉:水往下直注。形容江河奔流直下,流得又快又遠。也比喻文筆或樂曲氣勢奔放。也形容價格猛跌不止。
【下筆千言,離題萬里】: 寫了一大篇文章,但沒有接觸到主題。
【不遠千里】: 不以千里為遠。形容不怕路途遙遠。
- 咫尺千里成語接龍:
咫尺千里成語相關問題
以上詳細介紹了咫尺千里成語是什么意思解釋、咫尺千里讀音拼音怎么寫,咫尺千里近義詞、咫尺千里反義詞、咫尺千里成語用法等等。
本文由華胄成語詞典網站發布,版權屬于原作者,轉載聯系作者并注明出處:http://www.www-90333.com/p/zhichiqianli.html